
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
--习近平2025-11-27 22:13:09 / 来源: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记者 王康景 孙春丽
不久前,海口龙昆南路人行道大理石地面板砖因为雨天湿滑经常导致骑行市民摔倒的问题备受关注,海口市职能部门对人行道进行了砖改沥青,得到市民点赞。
那么,海口的人行道还有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近日,记者进一步走访了海口多条人行道发现,部分人行道路面砖破损成坑修复不及时、“莫名”水泥块和金属物成了“绊脚石”,不少人行道还有着凹凸不平和突然“缺口”等问题,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有政协委员建议,应该针对原因建立人行道“联审”机制和网格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人行道的“建”与“管”。
走访
凹凸不平、突然“缺口” 海口人行道“陷阱”多
“小心!前面是个大缺口别踩空了!”11月26日下午,在海口金牛路(往金盘方向)靠近与南海大道交会口位置的人行道,记者目睹了惊险一幕。有结伴的学生从此处人行道经过时,路面上的一个“缺口”险些让走路看手机的学生踩空摔倒,幸好同伴提醒及时。

海口金牛路与南海大道交会处的一处人行道路面突然“缺口”,容易造成市民踩空。记者 王康景 摄
仔细看,这处人行道旁是一排商铺,商铺门口的人行道有一个比较大的“缺口”,是因为非机动车道上的一个井盖“嵌入”了人行道,导致人行道的“中断”,而这样一个井盖大小的缺口又有超过10公分的落差,在夜间照明不够好的情况下,行人走过稍不留意就容易踩空摔倒。
由于该处人行道就在海职院旁边,这里经常有学生来来往往,期间有学生与同伴从该处“缺口”走过,白天光照好,学生与其他行人由此经过时能够及时发现这处比较大的“缺口”并留意避开了,但这里的安全隐患很明显。
此外,在金牛路的另一侧(靠京江广场一边,与金濂路交会口附近)的人行道上,由于种植绿化树后路面已变得非常狭窄,却还突然出现了“莫名”的水泥池,该水泥池占据了几乎可以行走的半个路面,却不知是何人所建,用途为何,在废弃之后又为什么不及时处理掉。这个水泥池高度比较高且占地比较大,给行人出行带来了障碍与不便。

海口金牛路与金濂路交会口附近,狭窄的人行道中间出现的水泥池。记者 王康景 摄
在主干道南海大道的两边人行道上,记者走访时也发现了不少隐患。比如在友谊南海城对面的一处人行道上,地面砖破损翘起未被及时修复,附近的人行道上还出现了一个高出地面约4公分的足球投影面积大小的圆形金属物,这让行人容易磕绊脚。

海口南海大道一人行道上地面砖破损翘起。记者 王康景 摄

海口南海大道一人行道上出现“莫名”金属物易造成市民绊倒。记者 王康景 摄
凹凸不平也是记者走访时常发现的人行道“陷阱”之一,在南海大道靠近海垦夜市附近的一处人行道,路面砖出现了波浪式的凹凸不平,记者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由此走过,凸起的路面砖磕到他的鞋底让他险些摔倒。
探因
树根破坏、地砖基层不牢靠、车辆碾压等原因常见
为什么海口人行道会存在诸多问题?海口市市政工程维修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人行道上种植的绿化树根系浅或者种植时就比较浅,树木根系生长后将人行道地面板砖拱起,造成路面呈现“波浪式”不平整;另一方面,很多人行道被大量电动自行车碾压,时间长了不少路面砖破损成坑、松动翘起等,给市政单位管养带来很大的压力。
正在致力于人行道修复和改造工程的海口辉邦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戴先生认为,一些路段的地面板砖在铺设时没有做好基层铺设,基层不均匀甚至没有基层,导致地面板砖使用久了之后发生沉降,路面不平。
“面包砖、石板砖等不同人行道地面板砖对基层的要求不同,我们在施工中发现滨海大道部分路段人行道的地面板砖是比较缺失的,还有一些路段的人行道只是简单使用沙土层垫着。”戴先生说,虽然不能因为基层问题一概而论,也很难直接评价目前这些路段的人行道地板砖基层不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如果基层不牢靠,不符合地板砖的要求,肯定会直接影响人行道正常使用。
他表示,还有一些管线单位在人行道进行开挖作业时,没有按照原来的规范进行路面修复,甚至地面板砖破损后也不进行更换,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此外,人行道的不规范使用也会造成损坏,比如大量非机动车在人行道上行驶与停放,甚至有不少机动车直接开到人行道上停放,把人行道地面板砖压坏、压凹陷等。
对策
海口推动人行道改造并纳入为民办实事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人行道更加安全方便,海口采取了系列改造和修复措施。
今年9月,海口连续遭遇降雨天气,在海口龙昆南路台湾大厦一侧的人行道由于铺设的是大理石地板砖,雨后湿滑,加上龙昆南路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大量电动车从人行道通行,期间有市民因为地面湿滑摔倒。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和南国都市报给予关注后,海口市选取龙昆南路台湾大厦段人行道进行“地板砖改沥青”试点改造,得到市民的点赞,在此基础上扩大改造范围。

海口龙昆南路昆坡路路口至海口市人民医院龙昆南门诊部路段完成人行道改造,电动自行车行驶更加平稳舒适安全。记者 王康景 摄
记者近期走访海口龙昆南路两侧人行道时发现,台湾大厦一侧的人行道已完成绝大部分的“砖改沥青”,来来往往的电动自行车在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平稳行驶,不少网友点赞雨天骑行不怕摔了。项目建设单位海口辉邦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戴先生介绍,按照计划龙昆南路人行道要改造的路面总长为6.2公里,截至11月18日,道路两边的人行道共计改造完成将近5公里,剩余约1.5公里,其中西侧的人行道改造还剩下300米左右,东侧则剩余1.2公里,正在按照计划施工,争取今年底前完成龙昆南路人行道改造项目。

龙昆南路海南师范大学一侧的人行道改造正在抓紧施工。记者 王康景 摄
他还介绍,海口今年已经将10条道路人行道改造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项目十条道路包括:人民大道西侧(海甸六西路-海甸五西路、海甸三东路-海甸一西路)、丽晶路(杜鹃路-滨海大道)、迎宾大道西侧(山高幼儿园-椰海大道)、龙昆南路(国兴大道-凤翔路)、凤翔东路(滨江路-琼州大道)、新大洲大道东侧(凤翔东路-椰海大道)、椰海大道(新大洲大道-琼山大道)、滨海大道(伏波路-天尾角路、丽晶路-玉沙路)、龙昆北路(龙华路-海秀路)、和平南延长线(海府路-五指山路)。
11月26日,记者在迎宾大道山高学校段看到,工人正在人行道上对破损路面地砖进行修补。同时,现场设置安全警示设施,记者沿线走访看到,部分路段破损地砖已修补。与此同时,椰海大道的人行道改造也在有序推进。
“这10条道路今年整治段全长约19.8km,新建及翻修人行道总面积63001㎡,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人行道、现状破损人行道和路缘石及树池石拆除重建、增设车挡等。”戴先生说,目前已经完成全部项目的83%左右。
建议
政协委员:建立人行道“联审”机制和网格化管理制度
对此,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君认为,人行道问题治理,应该实现从“事后补漏”到“事前防、日常管”转变,让“好走的路”成为常态。
“一是从源头上加强规划设计规范,以‘人本标准’避免‘先天缺陷’。”李君说,以近期大家非常关注的龙昆南路人行道改造为例,要“禁滑”,在城市主干道、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不要选择大理石砖作为人行道地面板砖,更不要用抛光砖等易滑材质,可强制要求选择防滑系数高的沥青或通体砖。
二是要加强人行道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联“审”,建立起“规划-施工-验收”联审机制。人行道项目需经城管、市政等部门共同审核,明确“宽度底线”(主干道≥3米)、“衔接要求”(落差超10厘米必设缓坡),市民可通过“议事会”提建议;还要形成追“责”机制,施工质量终身追责,1年内空鼓超5%,施工单位免费更换地面砖并将该单位纳入“黑名单”。
三是要强化日常养护,用“长效机制”告别“临时整改”。在海口全市划“100米网格”,每个网格设“责任人+公示牌”,网格员每周查2次(重点查破损、凸起、积水),结果上传“数字城管”,方便职能单位及时处置。
要建“人行道问题直达平台”,方便市民拍照上传,系统自动派单,网格员15分钟响应、2小时到现场、24小时修小问题。
此外,要积极实现社会共管。聘政协委员、志愿者当“监督员”,每季度评“最美/最差人行道”,结果公开;市民因人行道受伤,可向责任部门索赔(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现行有效“安全保障责任”)。
“人行道的问题,从来不是‘修几块砖’的事,而是‘是否把行人当城市主人’的事。”李君表示,只有从“源头就想对”“日常就管严”,才能让“雨天不滑、走路不绊”变“常态”。
问政海南报料方式:
1、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留言。

2、点击进入南海网客户端、新海南客户端、南国都市报“问政海南”(http://ms.hinews.cn/)栏目进行留言。
3、拨打南国都市报966123,直接提供线索。
相关新闻
海口不少人行道“陷阱”多 除了改造还能做些什么? | 问政海南·调查
2025-11-27 22:13:09
2025-11-25 21:33:35
2025-11-21 15:15:27
海南新能源货车车险续保、转保难题后续来了 | 问政海南·追踪
2025-11-18 17:14:28
海口一铺面违规安装大型广告牌 存在安全隐患后整改缩减面积 | 问政海南
2025-11-14 23:53:45
定安里沙塘便民通道开工建设 2000余名村民出行难题将破解 | 问政海南·追踪
2025-11-14 20:23:52
续转保屡屡碰壁?新能源货车车险遇难题 律师提醒→ | 问政海南
2025-11-14 21:19:43
问政海南 | 海口这个小区加装电梯谁说了算?一方忧通道被占 另一方称手续合规
2025-10-21 23:01:41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
问政热线
问政邮箱:nhw0898@163.com(部门答复可发此邮箱)
问政热线:0898-668105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