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

--习近平

搜索登录

验证码登录

问政海南 | “炮弹坑”“补丁路”……海口部分道路“坑洞”坑人,如何消除?

2024-07-04 14:22:00 / 来源:南海网

点击进入“问政海南”栏目

  近期,海口诸多市民反映多条道路上出现坑槽坑洞,给行人和车辆出行带来交通安全隐患,有的坑洞不仅给机动车带来“爆胎”和“震伤车子”的危险,还导致一些骑电动车的市民摔倒受伤。有市民发出疑问,为何海口多条道路都出现了坑洞坑槽?什么原因造成的?一些道路反复且频繁发生坑槽路害又是为何?目前有哪些方式对路面进行修复?能否更及时处置这些路害?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海口多条被投诉有坑洞坑槽的道路,并请市政维修部门释疑。

  南海网记者 王康景 文/图

  图为丘海大道上的两处“炮弹坑”,让过往车辆颠簸不已。(记者 王康景 摄于2024年6月)

  走访

  海口街区道路有三种常见坑洞坑槽

  有的导致市民摔伤 并发生面部骨折

  近日,记者走访海口金牛路、龙华路和丘海大道等道路时发现,目前海口街区道路存在的路面常见坑洞、坑槽,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沥青和水泥路面的新增坑槽。例如在海口金垦路靠近农垦机械厂公交站附近路面上出现了一处比较大的坑槽,此处为水泥路路面,发生坑槽的位置在两块水泥路面板之间(此前修建道路时为适应热胀冷缩物理应力所留下的缝隙),随着道路使用时间较久,路面发生沉降,两块道路面板之间发生了相对高低差,并逐渐拉开裂缝,形成比较大的沟槽。现场可见,过往车辆轮胎碾过去发生嘣嘣声音,司机朋友忧心容易造成爆胎。

  除了水泥路,在海口龙华路,记者发现这里前些年新铺设的沥青路面上也出现了不少坑洞,仔细观察可见,这些坑洞里的碎石子已经被带开,露出新旧两层沥青,而后来铺设的沥青层看上去比较薄。

  图为海口金牛路一处非机动车道上坑槽,给过往电动车出行带来隐患。(记者 王康景 摄于2024年7月4日)

  二是已经修补过的沥青、水泥路面发生二次甚至多次破损形成的坑槽坑洞。这种情况在丘海大道、秀英大道、南海大道等路段相对常见。记者从丘海大道与南海大道交会口位置起,沿着丘海大道一直往海瑞文化公园方向走去,发现道路上已经有不少位置明显有修补过的痕迹,一些修补过后的坑洞会再次出现受损、形成坑洞的情况。又如,在金牛路(靠近老稻美食城)路段上,非机动车道上水泥路上一个修补过的坑洞再次出现破口形成坑洞。此外,6月30日晚,有市民报料在海口龙华路靠近海口市一中公交站前道路出现2个较大坑洞,导致两个骑电动市民摔倒受伤,其中一位受伤较重前往就医,记者回访该现场发现,这两个坑洞位置此前就已经有过修补。

  2024年6月30日晚,有市民拍到,海口龙华路靠近海口市一中公交站前路面上的坑洞导致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摔倒。

  还有一些“复发式”坑洞坑槽是有人在开挖道路铺设管网后回填,时间一长形成的破损。例如在澄迈教书的一名年轻女教师朱女士2023年底一天晚上骑自行车通过滨海大道(靠近粤海铁路家属小区路段往高架桥方向)的非机动车道时,突然前轮陷入一个横沟里,导致她连人带车重重地摔了出去,面部着地后出了不少血,经诊断左侧上颌窦前壁、内侧壁及后外侧壁多发骨折。记者回访现场发现,这条路面沟槽明显是此前有人开挖后进行回填,但修复质量不佳导致路面再次出现凹陷成沟槽。

  图为海口金牛路一处路面破损成坑洞。(记者 王康景 摄于2024年6月11日)

  第三种常见的坑槽坑洞则多发于路面井盖边缘。在海口南海大道与金牛路交会口、在丘海大道机动车道(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路面等区域,记者都看到了井盖(包括雨水井、通信企业井盖等)边缘因为沉降、破损形成的坑洞坑槽,给市民群众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图为海口南海大道上一处路面出现坑洞,上方的井盖边缘也出现了沉降及坑槽。(记者 王康景 摄于2024年7月4日)

  探因

  雨泡、车碾、路旧等是路害形成的主因

  有的则是因为道路被开挖施工后“低质量回填”造成坑洞

  上述三种常见坑槽坑洞为何发生?有些路段路面又为何频繁出现“复发”坑槽坑洞?海口市市政工程维修公司总经理罗云介绍,前段时间海口连日降雨的天气给沥青路面带来了压力,由于沥青怕水的特性,雨水浸泡之后沥青黏性降低,碎石子很容易被过往车辆轮胎碾压带散带开,进而形成坑洞。

  图为海口秀英大道一处路面出现了坑槽及凸起的“棱条”。(记者 王康景 摄于2024年7月4日)

  此外,诸如丘海大道、秀英大道和南海大道、龙昆南路等这些城市主干道,承载了很大的交通压力,尤其是丘海大道大货车、挂车很多,大量的车辆碾压下,加上道路使用时间已经很久,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就更容易出现坑槽坑洞。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一些沥青路面的等红绿灯路段、公交站台前等位置由于车辆的频繁制动和启动,也相对更容易出现坑槽坑洞。

  “海南是雨季比较长的地方,高温多雨的气候因素导致这里的沥青路需要遭受更多的雨水浸泡,不像北方那样相对干燥。”海口市龙华区市政维修管理中心吴主任告诉记者,这客观上增加了海南沥青路面维护的难度与压力。

  他还表示,该中心管养下的金牛路、龙华路等,一些修补过的路面出现“复发式”坑槽坑洞,也是由于雨水浸泡、交通压力和道路老旧等因素引发的,有些看上去似是修补过的比如金牛路靠近老稻美食城位置水泥路面坑槽,则是因为有的施工单位开挖施工后回填时质量不够好,该中心后来通过刨除该局部路面,配筋加上混凝土按照规格要求进行了修复。

  “周边项目施工工程车频繁出入,加上路基比较松软等因素,造成了环湖路最近两年坑槽坑洞频发,修修补补。”2023年底,面对市民质疑海口红城湖环湖路(靠近湖城大境小区一侧)没修好几年就成了“补丁路”的问题,海口市琼山区市政维修中心道路组组长梁山这样解析。

  至于雨水井井盖、通信企业井盖等各类井盖边缘出现的坑洞坑槽问题,上述有关市政维修单位人员分析表示,井盖在修建时是与路面平齐的,但随着车辆碾压、下方路基砂石被冲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井盖及边缘路面发生了沉降,逐渐形成坑槽、坑洞。

  对策

  目前主要依靠冷料“快补”方式应急

  兼顾对病害集中路面进行沥青修复和道路改造更新

  当道路出现坑槽坑洞后,该如何进行修复?“针对沥青等道路出现的坑槽坑洞问题,目前采取的措施一方面是在降雨天气下进行应急‘冷补’,即使用冷补料快速将坑洞进行回填,首先确保交通顺畅安全,另一方面则是等待天气晴朗,再将受损路面进行刨除,重新铺设沥青进行修复。”罗云说,不过冷补的方式则容易出现反复破损和形成坑槽坑洞的问题。

  他表示,维修公司有比较固定的供料基地,在路面管养修复工作上会对病害比较集中的道路进行刨除后,再使用压路机等机器将热沥青铺设回去,这样更加稳固可靠。不过由于这样的修复方式需要多种机器配合,耗时比较长(一般一处点位的修复需要40-50分钟),对交通的影响比较大,因为目前多数路面还是先采取冷补方式进行填补。

  罗云说,对于那些明显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道路,没有更好的办法,需要对道路进行改造更新,不过这样涉及的资金又比较高,需要由市级层面规划和统筹。相较于对老旧道路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以改变“补丁路”和“炮弹坑路”,采取以沥青料对路面坑洞进行填补修复的方式更为快捷、廉价,也更被广泛使用。记者走访中也发现,除了沥青路采用冷料填补,在诸如金牛路等水泥路的坑槽,也常常采用沥青材料直接进行填补,首先保障道路的安全通行。

  针对排雨水井等井盖位置的坑洞甚至路面塌陷的问题,有的不太严重的位置则同样采取用沥青填平坑洞的方式进行修补,有的则需要将井盖挖出,同时把边缘破损的路面刨除,再重新填料和安装井盖。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

问政热线

问政邮箱:nhw0898@163.com(部门答复可发此邮箱)

问政热线:0898-668105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